而作為世界同時掌握整車、電池、電機、電控以及充電樁等核心技術的比亞迪,則獨自發(fā)憤圖強。在新能源汽車電池路線上,鐵電池一直是比亞迪的主要方向,針對行業(yè)內采用得比較多的三元鋰電池,比亞迪也有深入研究,試圖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統(tǒng)一方面有新突破,下半年即將推出的插電式混合動力SUV宋將可能是比亞迪首款搭載三元鋰電池的車型。
鶴壁市華維測控技術工程有限公司,位于鶴壁市高新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,是鶴煤集團科技處下屬的科技型實體企業(yè),主要承擔鶴煤集團
煤礦、
選煤設備、
煤倉、
料倉、
破拱、
空氣炮及自動化系統(tǒng)的研制、改造、設計、開發(fā)、生產、銷售。技術力量雄厚,機加工藝完善,產品檢驗及使用環(huán)境標準規(guī)范,質量管理嚴格遵循國際ISO:9000認證標準,實施產品“三檢”制度,即用戶使用驗收制度,產品質量跟蹤制度,售后信息反饋制度。傾心打造穩(wěn)定、可靠、具性價比的工礦自動化產品。
博世攜手三菱2017年投產新一代電動汽車用鋰電池
公司擁有一支專業(yè)的工程技術隊伍,在產品研發(fā)方面,采用CAD繪圖、三維造型、模擬仿真等前沿技術手段,不斷追求智慧的無限提升,實現(xiàn)電器科技與生產工藝的完美結合,在工礦自動化設備領域不斷創(chuàng)新,引領市場,成就經典。全自動CO2氣體保護焊接、程控氬弧焊、數控模數加工、精密壓力鑄造、智能靜電噴涂等技術的應用,有效地保障了產品性能。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,精湛的生產工藝,優(yōu)良的制作技術,使得產品盡顯一流品質。
電氣化將引導傳統(tǒng)內燃機走向新的發(fā)展階段,諸多企業(yè)都看好新能源車的未來,并紛紛布局,尤其是在新能源車“心臟”動力電池上的爭奪尤為激烈。2014年,全球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產能井噴,高達7000 MWh(兆瓦時),增長超過50%,EVSales Blog根據電動汽車的銷售數據和不同插電式汽車的千瓦時利用模型,計算得出全球十大電池生產商的排名,松下、AESC和LG化學名列前三,比亞迪排第四,緊跟在比亞迪之后的第五名便是杰士湯淺和三菱的合資電池公司Lithium Energy Japan,去年產能達到451 MWh,增幅為54%。
作為世界大汽車零部件企業(yè)的德國博世,也早已在動力總成電氣化領域持續(xù)投入,該公司平均每年在全球電動出行領域投入約4億歐元的研發(fā)費用。目前,杰士湯淺與博世、三菱商事已“桃園三結義”,成立合資公司抱團研發(fā)鋰電池,其中杰士湯淺公司貢獻其在電池優(yōu)化方面的經驗,提高電池儲能量以及續(xù)航里程,博世則分享其在電池管理和系統(tǒng)整合方面的專業(yè)知識。按博世的計劃,到2020年,電池的儲能量將提高一倍,但價格比目前便宜一半。
聯(lián)系電話:0392-3280885
手機:13603920885
郵箱:farvict@126.com
地址:鶴壁市 高新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 金山工業(yè)區(qū) 淇山路39號
相關閱讀: 原標題:杰士湯淺、博世和三菱“桃園三結義”開發(fā)新鋰電池
當下,為了爭奪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話語權,電池制造商紛紛與車企緊密合作,不斷尋求新能源電池技術的升級,其中松下與與特斯拉、大眾、豐田、鈴木等車企在電池上合作,目前已開發(fā)的正極材料有鎳鈷錳酸鋰、鎳鈷鋁酸鋰等,AESC與日產等車企,LG化學與通用、三菱等車企合作,三星與寶馬、大眾以及保時捷等車企合作。
目前,配備在純電動車上的標準鋰電池充電一次的行駛距離較短,僅為200公里左右。而上述三家企業(yè)正開發(fā)的新一代電池,將能使電動汽車的行駛距離延長至原來的2倍。新一代電池結合了杰士湯淺和博世的技術,在使行駛距離加倍的同時,還將實現(xiàn)小型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