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4歲的杜雅麗是河北鋼鐵集團邯鋼公司冷軋廠運轉車間罩式爐區(qū)域的天車工,自1989年與天車“結緣”,她已經(jīng)在這個崗位上奉獻了27年。
6月25日,杜雅麗(右)在邯鋼職工創(chuàng)新基地與技術人員模擬排查天車運行故障。
6月25日,杜雅麗操作天車進行吊裝作業(yè)。
冷軋廠罩式爐區(qū)域的天車司機室位于20多米的高空,面積不足2平方米,杜雅麗每星期都要在這里工作6天,一坐就是8個小時。在機器的陣陣轟鳴中,杜雅麗需要駕駛天車穿梭于車間,反復操作吊裝直徑一米多的鋼卷,危險系數(shù)高,對工人的體力、精力和耐力都有很高的要求。杜雅麗從事天車工作以來,從未發(fā)生工作隱患,受到了罩式爐區(qū)職工的一致好評,工友們形象地說她能用起重機干“繡花活”。
6月25日,杜雅麗操作天車進行吊裝作業(yè)。
6月25日,杜雅麗走下天車臺階。
為了把技術應用到生產(chǎn)中,她總結出了“罩式快捷操作法”等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原來裝滿一爐鋼卷需58分鐘,目前只需40分鐘。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為企業(yè)多創(chuàng)效近百萬元。
6月25日,杜雅麗操作天車進行吊裝作業(yè)。
作為廠里的“老人”,杜雅麗現(xiàn)在也帶著幾個徒弟,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,她總是不厭其煩,傾囊以授。“我自己會的技術,不算是真技術,只有把這項技術普及了,全部用到生產(chǎn)中,那才是真技術。”杜雅麗說。(新華社記者牟宇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