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BC:需求超出預期,殼牌預警液化天然氣或將短缺
荷蘭皇家殼牌公司表示,由于新項目的投資不足,液化天然氣短缺問題亟須在十年內解決。
這位英荷能源巨頭在其年度液化天然氣展望中提出了警告。殼牌稱,去年液化天然氣市場增長了2900萬噸,比預期增加了30%。
2017年液化天然氣交易量達2.93億噸,遠高于世紀之交的1億噸。據(jù)殼牌公司統(tǒng)計,去年供應商輸送了近3億噸液化天然氣以充分滿足約5.75億個家庭的需求。
隨著世界各國努力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,液化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發(fā)揮越來越大的作用。雖然天然氣是一種碳排放化石燃料,但它燃燒起來比煤和家用取暖油更清潔。
由于市場將吸納所有新供應,分析師預計天然氣價格將會保持在低位,但殼牌為我們敲響了警鐘,市場可能會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由供應過剩轉為供不應求。
殼牌天然氣和新能源總監(jiān)Maarten Wetselaar在聲明中表示:“我們仍然看到來自亞洲和歐洲等傳統(tǒng)進口商的巨大需求,但我們也看到液化天然氣為全球其他國家提供了靈活、可靠和更清潔的能源。”
“僅在亞洲,需求就增加了1,700萬噸,幾乎與世界第五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印度尼西亞2017年的產量相當。”
去年,中國超過韓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。根據(jù)殼牌公司的數(shù)據(jù),由于北京制定的減少國家對燃煤發(fā)電依賴的目標,去年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達到了3800萬噸。
Worldoil:全球需求激增,液化天然氣供應或面臨短缺窘境
2017年,液化天然氣需求比其預期增長了2900萬噸,至2.93億噸。根據(jù)目前需求情況,殼牌集團(Shell)在其年度液化天然氣前景展望中表示,今年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將繼續(xù)超出許多市場觀察人士的預期。該集團認為,如果不盡快投入啟動新的液化天然氣生產項目,到本世紀20年代中期,液化天然氣將面臨供應短缺窘境。
2017年,日本仍是全球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,而中國進口量激增,超過韓國進入第二位。中國對液化天然氣的總需求達到3800萬噸,這是經濟持續(xù)增長以及通過煤改氣減少當?shù)乜諝馕廴镜恼叩慕Y果。
在過去的幾十年里,液化天然氣在全球能源系統(tǒng)中發(fā)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。自2000年以來,進口液化天然氣的國家數(shù)量翻了兩番,供應國家數(shù)量幾乎翻了一番。液化天然氣貿易量從2000年的1億噸增加到2017年的近3億噸。這足以滿足5.75億個家庭的用電需求。
但是買家和供應商之間的需求不匹配正在增加。大多數(shù)供應商仍在尋求長期液化天然氣銷售以獲得融資。但是液化天然氣購買者越來越希望簽訂時間更短、數(shù)量更少、更靈活的合同,以便在下游電氣市場獲得更大競爭力。
這種不匹配問題亟需解決,促使液化天然氣項目開發(fā)商能夠作出終的投資決策,確保為世界經濟提供充足的清潔燃料。
Oilprice:殼牌稱到2030年,液化天然氣市場需要2000億美元投資
據(jù)路透社報道,殼牌公司預測,到2030年底,全球液化天然氣(LNG)市場可能需要高達2,000億美元的投資。
全球大的液化天然氣貿易商表示,通過迅速擴展其現(xiàn)有的基礎設施,該公司能夠滿足碳輕化石燃料日益增長的需求。
該公司2018年的能源展望還指出,中期內,該領域連續(xù)幾年的低投資可能仍將滯緩企業(yè)發(fā)展。建造處理、清算和再利用液化天然氣的工廠成本昂貴,但隨著各國不斷提高利用率以達減排目標,這方面的需求也不斷增長。
殼牌天然氣和新能源領域負責人Maarten Wetselaar表示:“為了滿足2020年的需求,企業(yè)仍然面臨著供不應求的巨大挑戰(zhàn)。我們的投資周期即將結束,西澳大利亞州的浮式液化天然氣廠將作為序曲先推出。我們還有空間謹慎作出投資決定,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一定會投出這筆資金。”
澳大利亞和美國正在競相成為世界液化天然氣出口國,但前者還在努力滿足國內對燃料的需求。近,S&P Platts援引業(yè)內人士的話稱,禁止非常規(guī)天然氣資源的開發(fā)將加深澳大利亞東部地區(qū)的供需失衡。 Fortescue Metal的董事長安德魯˙福雷斯特和兩家日本公用事業(yè)公司計劃到2020年在新南威爾士州建設一個液化天然氣進口碼頭,以緩解其能源緊張局勢。彭博社報道稱,該碼頭將可年產200萬噸液化天然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