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知道,世界上規(guī)模大的水電站,是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的三峽電站。那世界上第二大的水電站在哪里呢?答案是:也在中國。
轉載自網(wǎng)易新聞學院(we_know_media)
出品| 網(wǎng)易新聞
作者| 須臾千秋
準確地說,它就在三峽大壩的上游不遠處,它就是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的白鶴灘水電站。
一條江上真的容得下兩座這么大的水電站嗎?請容我細細道來。
(一)不算不知道,整個長江竟然蘊藏著八個三峽
長江,尤其是上游的金沙江落差很大,水量豐沛,蘊藏著數(shù)不盡的水能資源,水電富集程度居世界之。經(jīng)計算,中國西南的長江水系中可供開發(fā)的水電總量可以達到8個三峽的總裝機容量。
在中國金沙江水電基地的規(guī)劃中,在三峽以上的流域中共規(guī)劃了20座大大小小的水電站,將金沙江變成了一個水庫連接一個水庫的平湖。整個梯級開發(fā)成功后,金沙江上游藏川段豐富的水能資源將借助超高壓或特高壓電網(wǎng)通過四川轉送華中、華東電網(wǎng),成為中國“西電東送”的主力,為中國的去煤化和環(huán)境保護做出巨大貢獻。
(長江干流剖面圖)
這其中,白鶴灘水電站就是大的一座。
它位于云南省巧家縣大寨鎮(zhèn)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六城鎮(zhèn)交界的白鶴灘,上游與烏東德梯級電站相接,下游尾水與溪洛渡梯級電站相連,是金沙江下游河段四個梯級開發(fā)的第二級,也是發(fā)電量大的一級。
白鶴灘水電站的攔河壩為混凝土雙曲拱壩,高289米,壩頂高834米,頂寬13米,大底寬72米。相比起寬達2308米的三峽大壩,白鶴灘大壩顯得狹窄,水量也與三峽大壩有著明顯的差距。但金沙江巨大的落差使得等量的水在這里蘊藏著更加巨大的能量,看起來小小的白鶴灘水電站卻擁有著接近三峽大壩的發(fā)電能力。
可以說,在金沙江開發(fā)水電,效率高得驚人。
(二)發(fā)電量接近的三峽和白鶴灘水電站,為何形狀卻大不相同?
三峽水電站和白鶴灘水電站,作為兩個發(fā)電量接近的電站,形狀看起來卻完全不同。
三峽大壩是一條筆直的大壩,兩側很寬,又矮又長,橫截面是一個直角梯形。而白鶴灘大壩則看起來又薄又高,全壩呈水平的拱形,凸邊面向上游,兩端緊貼著峽谷壁。
是什么造成了這種區(qū)別呢?
原來,三峽大壩和白鶴灘大壩,恰好是兩類重要水壩的典型代表:重力壩和拱壩。
水壩的兩側水壓不均,上游壓力大,下游壓力小。隨著兩側水高度差的增加,這種壓力差往往能達到十幾個大氣壓之多。水壩要想正常工作,就必須平衡這一巨大的壓力差。其中,重力壩是依靠壩體自重產生的壓力來抵消水壓力的,而拱壩則是借助于拱的形狀將水壓傳遞給兩側的巖體。
相對而言,重力壩的結構冗余度較大,因此比較安全可靠,耐久性好,可以抵抗?jié)B漏。即使發(fā)生洪水、地震、戰(zhàn)爭等災難對水壩造成了破壞,只要你沒有把壩體移走,那么被破壞后完全失效的重力壩殘骸也仍然擁有擋水的能力,不會瞬間發(fā)生泄洪,對下游造成毀滅性的破壞。
對于三峽這一容不得半點閃失的國家重要樞紐工程,采用重力壩的壩體模式是科學的。尤其是長江在三峽段的江面寬闊,兩側也缺乏足夠堅固的基巖可以傳力,重力壩恰好可以應對這樣的環(huán)境。
(重力壩示意圖)
不過,對于白鶴灘水電站這樣的大壩,重力壩的模式就顯得不合時宜了。
白鶴灘水電站的落差很大,重力壩要想承擔這么高的壓力差,所需要的大壩體積將會極其驚人。這既造成極大的材料浪費,拖延工期,而且也對地基造成了巨大的壓力。
而采用拱壩模式,則大大提高了壩體的利用效率,讓大壩的每一處都能均勻受力,也大大減輕了地基的壓力。此外,由于金沙江白鶴灘處水面狹窄,兩側的山體比較堅實,恰好能夠承擔拱壩傳遞過來的水壓力。
(拱壩示意圖)
在各種拱壩形式中,白鶴灘大壩屬于形式為科學的一類,叫做“雙曲拱壩”。它的壩體為雙曲面,受力模式為科學,可以使拱壩的厚度減小、壩高增大。尤其是對于白鶴灘這樣的V型河谷,可以有效地節(jié)省壩體材料,同時提高安全性。
(白鶴灘的V形河谷)
(三)位處滑坡段下游,白鶴灘水電站如何保證地質安全?
白鶴灘水電站所處的位置,地質條件還算穩(wěn)定,但在其上游僅5公里處就是地質學中著名的金江滑坡。這是一處在四萬五千年間經(jīng)歷了四次滑動破壞的滑坡體,其堆積體積達1.58億立方米,平均厚度達56米。
金沙江中下游本來就處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斷裂帶上,這里地震頻發(fā),巖層破碎,很容易發(fā)生地質災害。當受到地震或其它外界擾動時,這部分滑坡體是否會發(fā)生進一步變形,并對下游的壩體產生影響?(作者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博士)